99久久精品国产片-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機器人的定義(無線充電)

2023-06-16

在科技界,科學家會給每一個科技術語一個明確的定義,機器人問世已有幾十年,但對機器人的定義仍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原因之一是機器人還在發展,新的機型,新的功能不斷涌現。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機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為一個難以回答的哲學問題。就像機器人一詞最早誕生于科幻小說之中一樣,人們對機器人充滿了幻想。也許正是由于機器人定義的模糊,才給了人們充分的想像和創造空間。

在1967年日本召開的第一屆機器人學術會議上,人們提出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定義。一是森政弘與合田周平提出的:“機器人是一種具有移動性、個體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等7個特征的柔性機器”。從這一定義出發,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動性、智能性、個體性、半機械半人性、作業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動性等10個特性來表示機器人的形象;另一個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個條件的機器稱為機器人:

1.具有腦、手、腳等三要素的個體;

  2.具有非接觸傳感器(用眼、耳接受遠方信息)和接觸傳感器;

3.具有平衡覺和固有覺的傳感器。該定義強調了機器人應當仿人的含義,即它靠手進行作業,靠腳實現移動,由腦來完成統一指揮的作用。非接觸傳感器和接觸傳感器相當于人的五官,使機器人能夠識別外界環境,而平衡覺和固有覺則是機器人感知本身狀態所不可缺少的傳感器。這里描述的不是工業機器人而是自主機器人。

1988年法國的埃斯皮奧將機器人定義為:“機器人學是指設計能根據傳感器信息實現預先規劃好的作業系統,并以此系統的使用方法作為研究對象”

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對工業機器人進行了定義:“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具有自動控制的操作和移動功能,能完成各種作業的可編程操作機。”

目前關于對機器人行為的描述中,以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在小說《我,機器人》中所訂立的“機器人三定律”最為著名。 艾西莫夫為機器人提出的三條“定律”(law),程序上規定所有機器人必須遵守: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且確保人類不受傷害;

2.在不違背第一法則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3.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器人三定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不受傷害,但艾西莫夫在小說中也探討了在不違反三定律的前提下傷害人類的可能性,甚至在小說中不斷地挑戰這三定律,在看起來完美的定律中找到許多漏洞。在現實中,“三定律”成為機械倫理學的基礎,目前的機械制造業都遵循這三條定律。


?